品读杜甫
▥小学作文
𝄐 0
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,历经坎坷。在此期间,他作诗的风格可谓是天差地别。由于它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,故有“诗史”之称,他也被后人誉为“诗圣”。
安史之乱前,杜甫所做的一首《望岳》,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,对前途也充满了信心。一句“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”,便能看出他的雄心壮志。再到后来的“飘飘何所似,天地一沙鸥”,他年少时的朝气,已随唐朝衰败而去。他感到无力,感到孤寂。
杜甫身处民间,所以更能深刻地体验到百姓的疾苦和朝廷的腐败。因此,在他心里,也不免对朝廷感到失望。他曾在达官贵人府前,闻到酒肉的味道,却也在乡间,看见满地百姓的白骨。他有救国救民的愿望,却没有那种能力。他对众生的怜悯之心在《朱凤行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。“下悯百鸟在落网,黄雀最小有难逃。愿分竹实及蝼蚁,尽使鸱鸮相怒号。”这是他对当时社会的形象比喻。他曾目睹士兵抓捕壮丁,却因曾为官员被留下。他对百姓有怜悯之心,却又只能做一个旁观者,心里又是何等的忧伤,何等的愧疚。《春望》中,杜甫写道:“家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感时花溅泪,恨别鸟惊心。烽火连三月,家书抵万金。白头搔更短,浑欲不胜簪。”花和鸟本应是美好的事物,可让此时的杜甫看了,心中只剩感伤。诗人心里充满了离愁,思恋与担忧。昔日的繁华都市,到如今的荒凉景象。从前的莺歌燕舞,到现在的人走茶凉。社会动荡不安,统治者沉迷享乐,政府腐败,他看着祖国一步步走向衰败,又怎能不为此感伤?他向往和平,他讨厌战争。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!风雨不动安如山。呜呼!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,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!”读来只感无休止的心寒……
或许在中国历史上,杜甫不是最出众的,但像他一样的,又有几人呢?
本文地址:
/show-1268457.html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原创,其它均来自互联网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